首页 > 比分 > 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2025
08-21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7月26日,“村超”现场人声鼎沸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摄

7月26日,贵州“村超”以“感恩雄起·贵州超力量”为主题暖心重启,涅槃重生!榕江县东门村战队全新出征角逐八强,百支草根球队热血回归,足球巨星巴乔、卡洛斯现场助阵……100分贝的山呼海啸响彻球场,叠加夏日炎炎,仿佛要把“村超”球场点燃。

一个月的埋头抢建,就为了此刻的涌动重生。榕江经历了多少揪心时刻,就收获了多少团结互助的感动,最终凝结成令人动容、足堪永记的“中国式团结”的榕江时间。

绿茵场上,全民奔赴共襄盛举;烟火巷里,众人拾柴托举复苏;同心聚力,磅礴力量由此迸发,一座城、一群人、一条心——这场源于乡土、属于全民的足球盛事,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榕江复苏。

绿茵场群情沸——全民奔赴共襄盛举

“今天是感恩重启的日子!所有救援队、志愿者朋友们,欢迎回家,回榕江一起看村超!”主持人的呐喊点燃全场热浪。

14时50分,超级星期六复赛友谊赛率先开战。章鲁村球员李杨引领一支特殊队伍——由黔东南州各县民兵组成的“钢铁之师”,对阵贵州高速先锋足球队。洪灾中,两支队伍是最早驰援、最后撤离的队伍,此刻以足球之名再聚,彰显风雨同舟的凝聚力。

16:55,解说名嘴贺炜登场,为东门村与扒王村的焦点战预热。榕江发布直播间人气瞬间冲破30万点赞,吸引屏幕外界目光聚焦于此。

17:00,主裁判孙葆洁哨响,中断的“村超”联赛整装再出发!

17:11,扒王村一记劲射破门,全场沸腾!看台第三级台阶上,12岁的陈羽哲被父亲高高托起,两代人忘情欢呼。“每年暑假爸爸都带我来,今年复赛消息一出我们就抢订了房间。”小羽哲的汗水与笑声,是足球跨越代际的传承。

世界球星巴乔、卡洛斯前来助阵 贵州“村超”满血复活。

展开全文

以足球为纽带,心系榕江,情牵“村超”。孙葆洁、韩乔生、贺炜等中国足球名人,与世界足坛巨星巴乔、卡洛斯,还有数万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球迷团聚榕江,不仅是为了重启联赛,更是为了亲眼看看这片经历风雨的土地,为浴火重生的“村超”加油鼓劲。

19:00,“村超”老友韩乔生动情解说:“这不仅是足球赛,更是一种精神——面对灾难永不低头的精神!”

19:22,高潮再临!巴乔与卡洛斯现身球场,万人呐喊如雷。“贵州了不起!”“村超展现中国超力量!”直播间弹幕刷屏致敬。两位巨星与草根球员握手互动,职业殿堂与乡间热土在此刻交融。

19:45,《足梦黔行》歌声响彻夜空:“你要做自己的星辰,背着太阳做着梦,宛如山谷里千户灯……”灯光汇聚成海,照见榕江十年足球蓝图——从全民足球到国际交流,直至2028年“村超世界杯”的宏愿。

烟火巷百业兴——众人拾柴托举复苏

球场内赛事激情洋溢,赛场外烟火气升腾。

“村超”复赛前3天,遵义人白明洋的连锁羊肉粉店重新装修出来了,门头崭新,店面靓丽。“去年来看‘村超’,被这里的人气吸引,决定留下。”

复赛日,白明洋准备了600碗的量,比平时翻了一倍。店里每碗粉的售价比其他区域店面便宜两块钱,老板说这是为了感谢救援人员。

再往前一条街,已经开了13年的榕江香猪美食城,10个包房和大厅8桌都已坐满。老板“香猪大王”杨智忙得脚不沾地,点餐、上菜,“7月12日重新开张,生意比受灾前还好。”

7月26日“村超”赛事重启,一部分曾经救援的人员受到邀请,再次来到榕江。

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截至7月26日,榕江所在的黔东南地区,暑期旅游订单量增长了23%。“榕江村超酒店民宿”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%,“榕江牛瘪”“榕江卷粉”“榕江酸汤牛肉”等当地特色美食搜索量均明显上涨。省外游客主要来自重庆、成都、广州、长沙、深圳、北京、武汉、怀化、上海、佛山等城市。

携程数据同样可观,榕江搜索量自7月12日以来持续攀升,涨幅超过330%。7月26日当天,榕江县酒店预订量增长105%,创年度单日最高纪录。

距离球场3公里外的榕江县工业园区里,当地最大的木材加工厂——贵州旭昇木业有限公司,晚班工人正用手机看着“村超”直播。工厂地势高,没被水淹,但灾后县城交通管制,加上大部分工人家里受灾严重,停工一周,积压了不少库存。

萨克斯响起《我的中国心》 村超大合唱感动全场 这就是中国人团结的力量。

“我们每月能产25万张生态板,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,很快就恢复了生产。”厂长刘海培说工人从7月1日就陆续返岗,目前已经全面复产。积压的货,估计两三天就能全部发完。

复了产,开了门,东西卖出去了。据榕江县统计,因灾受损停电的62家工业企业,已经复工59家,复工率95.24%。榕江商贸业受灾户6790户,恢复营业企业6310户,复产率92.93%。

截至7月24日,榕江线上线下卖出的农产品有3.6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了1.8%。

同心圆聚力生——团结就是力量

“团结的力量就是了不起。”贺炜在谈及“村超”精神时表示,“在抗洪救灾阶段,由“村超”凝聚起来的共同战斗的团队意志就体现出来了。每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,但大家团结起来,就非常了不起。”

榕江人骨子里的团结,在危难时转化为众志成城的力量,在感恩时则化为真诚的款待。

为迎接“村超”重启,榕江人民再次齐心行动:提供免费住宿、公交、停车位,利用学校宿舍准备了约6000个带空调和卫生间的床位,设立可容纳3000人(午餐)用餐应急供应点。

7月26日清晨,“村超”球场上表演队伍彩排刚结束,演员黄艳艳和队友们迅速返回龙泉井村,换上蜡染旗袍等在村口,准备迎接曾支援榕江抗洪的救援人员。几天来,全村人都在为这次庄重的致谢忙碌准备。

中午12点,救援人员到达村口,全村老幼夹道欢迎,将一枚枚饱含深情的熟鸡蛋递到他们手中。东门村则准备了上百桌宴席,以当地隆重的待客之道迎接恩人。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感恩巡游队伍“村超龙”亮相村超赛场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永 摄

随着“村超”重启,榕江抗洪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“忠诚大食堂”也接到了提供感恩盒饭的任务,并特地设计了盒饭封面,封面选用了抗洪抢险期间的画面:有拿着喇叭喊“带上菜刀,来村委会干活”的村干部,有说“多打点,他们太饿了”的帮厨大姐……

这份情意跨越了地域。7月24日,曾“宰牛支援”抗洪的全国道德模范阿里木江重返榕江,看到生活秩序迅速恢复,他欣慰地说,“仿佛洪水未曾侵袭。‘村超’开赛,我们现场切瓜同庆!”

晚上8点10分,感恩活动达到高潮。一支由救援队员、援建者、“村超”球队队员、志愿者及榕江群众组成的巡游队伍步入“村超”球场,灯光照亮写满感谢话语的横幅。

“团结就是力量,团结就是力量,这力量是铁,这力量是钢……”当晚21点,现场响起这首大合唱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方亚丽)

球员吴鲁进

战斗不止,今天再上场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球场上的吴鲁进(左)。刘杨 摄

7月26日,14点45分,距离“村超”重启第一场友谊赛开始前5分钟,黔东南民兵队球员吴鲁进与队友在后台围成圈,手心搭着手背,大喊三声“加油!”,仿佛和他们十多天前还一起在榕江抗洪清淤一般。

14点50分,球员入场。解说人员的声音在全场响起:“让我们向这支队伍致敬!球场上,他们是球员;球场外,他们是我们的抗洪英雄!”

一个月前,这一群人最先冲入洪水中,用血肉之躯筑牢守护人民生命的堤坝。

6月24日凌晨,军令传来,雷山县民兵吴鲁进与74名战友在暴雨中集合,奔赴榕江。齐腰深的浊浪里,那个25年前曾在榕江县的煤渣操场追逐足球的少年,此刻正用坚实的双手托起生命之光。转移、救援、清淤……他与战友驰援榕江15个昼夜。

已返回到工作单位的吴鲁进,收到榕江发来的上“村超”踢球的邀请,他内心激动又欣喜。吴鲁进从小踢球,现在仍坚持每周三次上绿茵场。比赛前一天训练时,队友还称赞,“老哥,你的基本功很扎实嘞。”

“因为是来自各县市的民兵代表,虽然没有职业化的集训,没有系统的战术磨合,但我们有战斗不止的决心。”吴鲁进说。

“中国民兵,加油!加油!”现场虽然比分不利,但吴鲁进和队友激情饱满地与对手鏖战90分钟,引得现场观众多次自发呐喊为他们鼓劲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)

球迷刘焕秋

每一场比赛,都要来加油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球迷刘焕秋。

“加油!加油!”7月26日中午,在“村超”联赛现场,刘焕秋身着侗族服饰,顶着35℃的高温,提前两个小时来看台“抢”位子。

刘焕秋家住榕江县栽麻镇高硐村,距离“村超”球场37公里。来看一场球,来回往返至少需要2个小时。即便如此,只要高硐足球队要来“村超”球场比赛,不论晴天下雨刘焕秋都不会落下。

“之前‘村超’球场两次被淹,差不多有一个月都没看过球赛了。现在能到现场为家乡球队加油,心里面有说不出的激动。”刘焕秋说。

每当球队发起进攻,刘焕秋都会挥着手中的国旗在看台上卖力呐喊,情不自禁时,还会跳起来为球队欢呼。一场球赛下来,嗓子都喊哑了。

在刘焕秋看来,这不仅仅是为家乡足球队加油,更是为了给“村超”重启加油、为灾后的新生活加油。“我相信随着‘村超’球赛重启,四面八方的游客会再次来到榕江,到时候餐饮和住宿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。”刘焕秋信心满满。

看着人声鼎沸的球场,刘焕秋对未来有了新的打算,“我想在球场周边摆摊,卖点家乡的山核桃、蜡染、刺绣、银饰等,顺便宣传家乡的美食、美景,吸引游客们看了‘村超’,还能再去栽麻镇看看。”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卓檬 摄影报道)

主播“小卫哥”

现场直播,让更多人共同见证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主播“小卫哥”。

“现在是彩排时间,晚上9点钟左右,感恩活动将正式开始。”

7月26日一早,“村超”球场内,网名为“小卫哥”的主播卫海堂,正在拿着手机直播感恩活动的彩排现场。6000名网友涌入直播间内参与讨论。

“小卫哥”账号有近2万粉丝,是外界关注榕江的一个鲜活窗口。

这位来自榕江县忠诚镇的“80后”农民工,一个月前还在工地奔波,6月水灾时,他随手拍的抗灾视频意外收获近10万点赞,于是索性举起手机搞起了自媒体,15条作品获赞15.2万赞,粉丝量也从200多人涨至2万余人。

趁中场休息,卫海堂与记者聊起打算:“未来就扎根乡土,带大家听侗歌、看球赛、逛古寨,把家乡美好的山水环境与风土人情播给网友看。”

卫海堂想把直播间变成“云导游站”,拍摄染布阿婆的巧手,直播稻花鱼收获和百家宴炊烟。

“榕江有20多处传统村落,藏着多少宝贝啊!”卫海堂的镜头正扫过排练中的绣娘队伍。

卫海堂说,希望通过直播,让更多的网友来体验侗家的风土人情,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。前不久,他已报名参加县里开展的自媒体培训计划,为下一步直播民宿和推广研学游做好准备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卓檬 摄影报道)

环卫工人石远兰

即使是普通保洁,也是一份贡献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环卫工人石远兰。

7月26日凌晨5点,扫帚声唤醒球场第一缕晨光。为了如期开赛,榕江县环卫工人石远兰上工比往常更早一些。

“昨天就已经很仔细地打扫过,但今天还要再来,哪里有垃圾就赶紧扫干净。即使是普通保洁工作,也是一份贡献。”石远兰告诉记者,6月24日暴雨过后,她和同伴们踩着没膝的淤泥,每天在球场铲泥,即使手臂酸痛发颤,都没有一次想退缩,只为尽快让球场恢复如初。

26日下午4点,在“村超”赛场,看台、跑道被热情的球迷塞得水泄不通。当人们抬头紧盯赛场欢呼时,穿着橙色马甲的石远兰也会激动地欢呼,随后又继续在人群中穿行,低着头,专注地搜寻着地面的垃圾。

“‘村超’品牌打响了,大家收入更稳了,榕江名气更大了,孩子们也不用外出务工了!”

如今石远兰的儿媳妇在村里开起了副食店,侄儿在“村超”球场边摆起了烧烤摊,很多与她同龄的乡亲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工作。

深夜23时,“村超”球场人潮散去,石远兰仍在灯下,弯腰拾起一片纸屑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卓檬 摄影报道)

家居店老板曾娟

唯有互相帮助,才能共渡难关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家居店老板曾娟(左)。

7月20日以来,榕江县城旺家家居店生意异常火爆,沙发、床、柜子都很抢手,但累了一天下来,经商10多年的老板曾娟只关心“保本了没有”。

7月5日重新开业那天,一位顾客来到旺家家居店里看床,犹豫地问能不能再便宜些。

“您家淹了几楼?”看着犹豫的顾客,曾娟心里猜出个大概。“基本上淹完了。”听到顾客回答,曾娟连着应道:“别的不说了,你给个成本就成。”

洪水过境时,仓库卷帘门被泥浆糊住,曾娟徒手挖了半小时才能推出个缝隙。洪水泡过的三层楼的仓库,几百套家具被厚厚的淤泥裹挟,半生心血就这样没了。她站在齐膝的泥浆里发呆,直到穿迷彩服的身影出现。

“有政府组织来的两台机器先清出进入仓库的通道,有战士帮忙搬运泡胀的沙发海绵,有志愿者到仓库清淤。现在又收到了复产的政府贴息贷款。”曾娟细数着一波又一波的援助,心里盘算着,希望也能帮别人一把。

“灾难面前个人力量渺小,唯有互相帮助,才能共渡难关。我想以此回馈社会,和大家一起重建家园,共同变好。”曾娟说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光燕 摄影报道)

明住吉程酒店

欢迎你,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工作人员给救援人员办理入住。

7月26日,与“村超”球场仅隔一条马路的明住吉程酒店,前台电话响个不停。

“不好意思,客房已全部订满!”明住吉程酒店工作人员唐雨在电话里一边解释,一边引导游客前往榕江一中、三中等备有设空调和卫生间临时接待床位。

“今天‘村超’复赛,球场附近的酒店都‘爆单’了。提前一天抢房,刷了好几个小时才抢到一间。”已在明住吉程酒店入住的广西游客张秀兰说,贵州“村超”太火爆了,下次来她要提前一周订酒店。

唐雨说,因为两次洪水,酒店地下室及1楼的配电房、水泵房、发电机房等设施设备全部损坏,地下室淤泥厚达70厘米。为了不影响复赛期间的接待,酒店加速清淤,用最快的速度修复水、电、网络等设备,加班加点“抢”出20%的客房。

为了感谢本次驰援榕江的救灾英雄,酒店拿出大部分客房,为受邀回榕江的救援人员提供免费入住。因自带拖挂车、小型挖机千里援助榕江而全网爆火的湖南郴州父子何宋宝、何华帅,就入住在该酒店。而剩余小部分用于试水营业的房源,于7月25日放出半小时立马订空。

“虽然酒店损失严重,但我们相信随着‘村超’球赛重启,生意会跟着红火。”唐雨说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卓檬 摄影报道)

小摊贩尹情、张艳红

你来我往做生意,烟火好温暖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尹情(左)与邻里摊位互相帮助。欧阳章杰摄

7月26日,“村超”赛场内热浪重启,赛场外烟火气蒸腾而起。

尹情的炒粉摊前,铁锅翻涌着热腾腾的米粉。两步之隔的张艳红的烧烤架上,肉串与炭火缠绵出焦香。

傍晚6点,客潮骤涌。尹情的炒粉订单已排到十分钟后,小桌小凳瞬间坐满。两位背着相机的游客四处张望:“老板,还有位子吗?”尹情忙着颠锅,朝隔壁张艳红摊位扬头:“那边也可以坐。”

张艳红立刻拖出四张塑料凳,张罗道:“坐这儿,她家炒粉配我烤的手工肉串,绝了!”客人刚落座,她又转身帮尹情招呼新客,“稍等哈,这锅马上好,先看看菜单!”

晚上7点,张艳红的烧烤摊也排起长队。她满头大汗翻动肉串时,发现葱花已用完,刚要喊儿子回家取,尹情就提着一小桶过来,“我这儿备得多,先拿去用!”说着,还顺手拿起抹布,帮着擦起张艳红摊位后的桌子。

晚上9点,两家摊位间的客人你来我往,有人端着尹情的炒粉坐在张艳红的板凳上,有人举着张艳红的烤串在尹情摊前排队,热闹早已不分彼此。

凌晨收摊时,尹情往张艳红篮子里塞了一板鸡蛋,“今天粉卖光了,明天先给你留一份。”张艳红回赠一把刚穿好的肉串:“来,一起来整点宵夜。”此前一场洪水让两家的桌椅板凳都被冲走,但此刻互相勉励的笑意里,烟火气和赛场灯光一样温暖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丽)

电商张倩

吃着百香果看球赛,香甜可口

超团结!“村超”重燃战火

工作人员打包黄金百香果发货。

“村超”归来,一同回归的还有香甜可口的榕江百香果。比赛现场,当地群众带着数十斤百香果在现场暖心“投喂”,游客们纷纷接过,品味香甜。

“好甜,回去的时候多买几件带给亲戚尝尝。”一名游客品尝后说道。

此刻,距离“村超”球场一公里外的车民街道车寨二村“从榕优选”电商仓库内,工作人员正包装着省外下单的百香果。“最近进入采摘季,很多农户都拿果子到我这里卖。”电商负责人张倩告诉记者。

得益于“村超”,榕江百香果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所熟知。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下,销路越来越好。张倩的电商业务从一开始的发朋友圈,发展到如今抖音商铺、直播带货等多个渠道。

洪水侵袭榕江,张倩所在的车寨二村曾一度被淹,经过十多天的重建,生产生活加快恢复。恰逢新一季的百香果上市,她第一时间便重启了电商业务。

“到8月中旬,百香果大批量上市后,就能大量接单了,预计每天要达到上百单。”张倩说,现在销路不用愁,发展百香果底气十足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摄影报道)

来源 贵州日报

编辑 刘思博

二审 李劼

三审 陈诗宗


本文》有 0 条评论

留下一个回复